第553章 南丽北伐(第3页)
柳仁著也附和道:「更何况,近年逃难至南方的北氏难民已为我王国内部带来诸多问题私密达。这些人身无分文流离失所,因争夺资源频频引发冲突私密达。若贸然北伐,势必造成更多难民南迁,加剧我国内的矛盾私密达。」
崔溱则更加直接:「王上,如今高丽百废待兴,汉江沿岸的金浦和仁川虽因舟山军的支持有所繁荣,但大部分地区仍在恢复中私密达。臣以为,当前的重点应放在发展内政,而非贸然开战私密达。」
争论在朝堂上持续升温,双方互不相让。王楷沉默不语,直到争执渐渐平息。
「诸卿所言,寡人都听到了。」王楷的声音冷静,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他看向金富轼:「金卿,你说北伐可重振正统,安抚民心。可开京虽是旧都,却已非昔日的繁华王城。若寡人真出兵,能否保证高丽不会因此陷入更大的困局?」
金富轼拱手一拜,神色坚毅:「王上,北伐必有风险,但高丽若不趁机而动,只会被金寇进一步压制私密达。若能收复开京,哪怕暂时无法全面恢复,也可断金寇和北伪一臂,并向天下表明,高丽仍有复兴之志私密达。」
王楷点头,又转向崔源等人:「尔等担忧治安和资源问题,寡人亦有所虑。但若一味退缩,不战而屈,从此便是臣服于金寇的开端。寡人问你们,高丽是要苟延残喘,还是要浴火重生?」
殿内顿时一片静默。
片刻后,文公仁低声道:「若王上已定意北伐,臣愿提议:暂不全线出击,可试探性收复江原道南部,以观金军动向,再决定下一步策略私密达。」
王楷露出一抹笑意,目光扫过众人:「此议甚好。传令各道备战,但不急于冒进,先试探敌情,稳步推进。」
众臣拜服,齐声称诺。
散朝后,王楷独自一人立于御书房窗前。
他凝望着窗外的夜色,思绪万千。北伐不仅是军事上的挑战,更是对他的考验。作为高丽的王,他必须为国家找到一条生路,无论是与舟山军合作,还是独立面对金国,都充满未知的风险。
「沈千山,」王楷低声喃喃,「你给高丽点燃了希望之火,但这火,是复兴的炬火,还是毁灭的烈焰?」
窗外,江华岛的灯火隐约可见,汉江之水在月光下波光粼粼。大战的阴影,正悄然逼近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