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舟山应对
永乐八年三月初十,舟山军议事厅内,诸将齐聚,气氛却因刚传回的靖康之变的确切消息而沉重无比。
方梦华环视在座诸将,目光锐利,语气却平静:「各位,开封的消息已明确:赵桓无力反抗,献城投降,如今他与宗室、后妃尽为金兵所俘。城内百姓遭劫掠无数,尤以女子最惨,稍有姿色者皆难逃金兵魔爪。」
众人闻言,无不愤慨。刘錡猛然一拍桌案,怒声道:「我早知东宫懦弱,却未料到他如此无耻!竟指使朝臣亲手将自己的臣民甚至姨娘妻妾姐妹绑去献给敌人,此等行径,比金人更为可恨!」
梁红玉也冷笑道:「自古亡国之君多有,但如此软弱可鄙者,却是绝无仅有。」
彭无当默默坐在一旁,手中紧攥着一份《明报》。他的目光死死盯着上面的记述,仿佛恨不得将纸张撕碎。方梦华将他的神色尽收眼底,问道:「彭护卫,可有何感想?」
彭无当抬起头,眼眶泛红,声音颤抖:「官家如此卑劣,我彭某虽为宋臣,却实在无颜再为其辩护!」说到此处,他猛然站起,指着手中的《明报》,怒不可遏:「方才所述,城内女子惨遭金人凌辱,宫人和帝姬尽被掳去。而我的新婚妻子还留在城中,她——她断无可能幸免!」
他的情绪彻底失控,狠狠将《明报》摔在桌上,身体颤抖不已:「彭某誓死保家卫国,可如今国不国、家不家,我又有何脸面再面对那些苦难的百姓?」
方梦华没有立刻安慰,而是目光沉沉地看着他,淡然道:「在令人失望这件事上,大怂~从来没有令人失望过。赵桓不过是又一次验证了这一点。」
此言一出,议事厅内一片寂静。众人都知道这句话过于刻薄,却无力反驳。连刘錡也垂下头,叹道:「教主所言虽刺耳,却也是实情。赵桓之行径,早已让我等心灰意冷。」
彭无当叹息一声,向方梦华等人详细描述了开封外城失守当日的情况:「那日,宣化门由于郭妖人那个骗术,意外被金兵登上,城中尚有140万百姓、7万披甲禁军、3万战马,且内城尚未失守。若能迅速反应,组织巷战与突围,绝非无力回天之局。」
众将闻言,纷纷露出愤慨之色。梁红玉冷笑一声:「有如此之城池兵力,竟沦落至此,岂非皇帝懦弱,臣下无能?」
方梦华沉思片刻,缓缓说道:「若依情势分析,赵官家本有两条路可选。其一,绝地死战。借140万百姓总动员,巷战坚守,拖到夏天。这期间,金兵深入中原,必然后勤不继、士气疲敝,外有勤王宋军调兵合围,金人虽强,也未必能全身而退。哪怕最终开封失守,赵桓能落个‘君王死社稷’的美名,为赵宋社稷留得一丝骨气。」
众将纷纷点头,李海不禁感叹:「若真如此,开封虽亡,宋室却不至于绝望!」
「其二,」方梦华继续说道,「官家若果断突围,以内城3万精骑为核心,另选4万精锐步兵掩护,再组织民兵断后突围到南京应天府(商丘)。背靠江南漕运粮道,完全有可能拖到今年夏季,为局势扭转赢得时间。」
邓荣点头说道:「这确是可行之策。金兵虽强,但深入腹地,若遭截击困扰,难以久持。」
然而,方梦华冷冷一笑,语调变得严厉:「可惜,赵桓选择了第三条路——无底线求饶。他幻想只要不断满足金人的贪欲,就能换取苟安。结果呢?抱薪救火,不仅失去了一切,还将泱泱中华颜面践踏至地!自古以来,亡国之君数不胜数,但像赵桓这般怂者,世所罕见!」
话音一落,众将面面相觑,皆对赵桓的软弱失策愤恨不已。
彭无当愤然拍案而起:「郡主所言极是!赵桓无非一介废君,贻害宗庙百姓!我的妻子尚在开封,恐怕早已落入金人之手,他的懦弱不仅害死了城中百姓,更是毁了无数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