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议和落定(第2页)
焦攀冷笑一声,拱手说道:「陛下,孤军未退可以失察为由,但那岳飞本是朝廷任命之将,非叛军非流寇。他们烧我辎重,杀我军士,便是陛下心中早已默许的‘战斗意图’吧?二太子说得对,宋朝果然虚伪,和谈是假,反抗是真。」
这句话如针刺在朝臣心头,几人怒不可遏。张叔夜率先站出,指着焦攀道:「你身为汉人,却替女真蛮夷指责我朝天子,究竟存何居心!」
焦攀却毫不退让:「张相公,我已是大金汉军正黑旗下的大学士,职责所在,岂能徇私?我只问一句:陛下是否真正想议和?」
赵桓目光闪动,缓缓道:「朕当然有意议和。只是河北局势复杂,流民四起,军令传递难免滞后。」
焦攀微微一笑:「既如此,那陛下不妨立刻下令,撤回岳飞和方梦华之兵,并剥夺二人军权,以示议和诚意。」
此言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湖中,大殿中顿时波澜四起。徐处仁站出说道:「陛下,此事不妥。岳飞与方梦华虽违命擅战,但河北局势未稳,若撤军或夺权,恐有失控之虞。」
赵鼎冷哼道:「徐相此言不无道理。岳飞乃河北军民信赖之将,贸然夺权,恐生反叛。」
焦攀听罢,不急不躁,冷声说道:「衮衮诸公言之有理,但在我大金看来,已经下诏放弃黄河以北城池却仍有宋军反抗,这便是背约行径。陛下若不处理,金国便无法信任议和承诺——」
他话音一顿,目光一冷:「天兵再度南下,那时怕就不是七万,而是十倍的代价了。」
赵桓脸色阴沉,目光在群臣之间徘徊。他明白焦攀此行绝非单纯试探,而是要挟。然而,此刻的朝廷无力再战,他不得不做出妥协。
片刻后,他冷冷开口:「朕自会着人下令,约束岳飞与方梦华之兵,令其撤回南线。」
焦攀闻言,躬身一礼:「陛下明断,想必大汗闻之,必深感欣慰。」
赵桓目光沉沉,继续说道:「至于剥夺军权一事,朕尚需详议。毕竟二人乃忠臣义士,虽有过错,朕亦不能寒其心。」
焦攀皮笑肉不笑地点头:「陛下仁厚,令人钦佩。既如此,臣会将陛下的诚意转达大汗。」
焦攀站在崇政殿中,面上挂着似笑非笑的表情,目光扫过群臣。他深吸一口气,拱手说道:「陛下,此次议和,大金皇帝本已给出诸多宽仁条件,奈何宋朝方面仍显不足诚意。若不能尽早解决问题,恐怕两国之间的战事将再难避免。」
赵桓眉头紧锁,沉声问道:「焦使节,此话怎讲?朕已放弃黄河以北州郡,岳飞与方梦华也必将撤兵,为何你们仍不满足?」
焦攀微微一笑,缓缓说道:「陛下,议和一事并非仅仅看疆域与兵权,还需看人心之诚。」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群臣,语气更为咄咄逼人:「方梦华本非真正的宗室郡主,而是太上皇去年临时册封之人。她既已受封,又与我大金四太子兀术定有婚约,为何如今她不但不归顺,反而执意与金国为敌?她对大金的迎亲之礼弃如敝履,甚至以兵戎相见,试问这就是宋朝的诚意?」
赵桓听得此言,脸色愈发阴沉。他刚要开口,焦攀却抢先说道:「更何况,那方梦华与岳飞关系暧昧,二人频频同进同出,甚至联手袭击大金军营,敢问这对狗男女的行径,难道不正是公然挑衅议和吗?」
此言一出,殿中一片哗然。
「放肆!」张叔夜率先怒斥,拍案而起,「焦攀,你身为使节,却敢在朝堂污蔑我大宋忠臣良将,未免太过嚣张!」
另一旁的徐处仁也皱眉说道:「焦使节,议和之事关乎两国大局,方郡主和岳将军不过小人物,何必揪住此事不放?」
焦攀毫不示弱,冷笑道:「小人物?二人屡次重创我大金天兵,已是黄河北岸之心腹大患。只要他们一天不撤,议和便无从谈起。」
赵桓勉强压下怒意,冷声问:「若朕下令二人撤兵,金国是否立刻签订盟约?」
焦攀摇头:「撤
兵仅是前提之一。」他目光一凛,继续说道,「此外,大金二太子斡离不欲迎娶茂德帝姬赵福金,望陛下恩准此事,并派一位亲王送嫁,以彰显宋金两国和好之意。」
焦攀此言一出,满殿文武面面相觑,随即爆发出一片嘈杂的低声议论。这等无礼要求基本等于把赵宋皇室的脸皮撕下来踩在地上摩擦。
赵桓的脸色彻底冷了下来:「茂德帝姬赵福金乃朕之胞妹,早已下嫁蔡鞗,怎能再行和亲?这要求,未免太过分了!」
焦攀却不为所动,冷静答道:「陛下,战乱年代,成全国事乃重于私情。再者,我大金并不拘泥汉人礼法。蔡鞗不过区区驸马,与我大金二太子相比,犹如萤火之光与皓月争辉。帝姬若能嫁入金国,既能彰显两国之好,更可保宋室皇族富贵无虞——如此良策,陛下何乐而不为?」
赵鼎闻言怒不可遏:「焦攀,你这是赤裸裸的羞辱!我赵宋皇族岂能任你们肆意践踏!」
徐处仁虽未言语,面色也极为难看。他低声劝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轻易答应。茂德帝姬是太上皇最宠爱的女儿,若真行此事,朝野震动难以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