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明1128西洋湖边

第393章 七龙珠(第2页)

 当夜,明海商会的库房中堆满了亮闪闪的银锭,朱天权悠然自得地将那堆白银一一点数。抬头看向遥远的中土,他心中暗笑:方教主果然妙策无穷,倭国这些贵族竟如此好忽悠,哪怕是普通的胶球,也被他们视若珍宝。而这些从倭国贵族口袋中搜刮来的白银,将会是明海商会的雄厚资本,用来扩张势力,继续为舟山军和江南明教提供后盾。 

 明海商会这次的「龙珠」交易,将巨量白银源源不断地从倭国输往舟山明海银行银库。这一巨量白银的流出,如同在一片激流中设下了闸口,迅速减缓了倭国几近失控的通货膨胀。原本沉重的银价瞬间下滑,各地商贾纷纷调整价格,市面上的商品价格逐渐回落,甚至连一度高涨的粮食价格也有所缓和。京都与周边地区的百姓松了口气,许多人走上街头,感叹时局终于有所好转。 

 倭国的贵族们却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失落。藤原家、平家、源家的高层虽都拥有「龙珠」,但在朱天权离去后,他们冷静下来,不禁开始暗自怀疑,是否花费重金换来的是一场虚妄之梦。然而,即便有所怀疑,三方的角力却未因此消停。藤原家已握有三颗龙珠,平源两家则各有两颗,彼此间依然心怀戒备,各自盼望在将来的某一刻能集齐七珠,召唤东海龙王。 

 与此同时,江户街头巷尾的百姓们已经开始流传「龙珠」之事。许多普通人将这一传闻视为平安京风波背后的神秘象征,甚至有人开始编造「龙珠」显灵的故事,认为这是神灵对倭国的恩赐。京都庙会、集市上,手工匠人纷纷仿制这些传说中的宝珠,模仿明海商会的宣传,制作出一颗颗色彩斑斓的假「龙珠」,并以此谋生。夜晚的街市上,这些仿造「龙珠」如萤火虫般发出微光,令平安京的夜色充满了神秘氛围。 

 藤原家的账房管家此时也开始暗暗盘算:如此大规模的银两流出,也许能暂时稳住物价,但失去这笔巨资,家族在各方面的支出将受到一定冲击。藤原忠通虽不动声色,心中却已开始考虑如何弥补这次的巨大开销。 

 在京都深夜的寂静中,藤原家的

正厅却灯火通明,屏风后站满了藤原忠通的亲信,皆神色肃然,屏息倾听家主的每一句话。藤原忠通坐在正位,手握着一颗龙珠,目光坚定而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