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台北新生(第2页)
此刻,方梦华在台北盆地的广阔天地间站立,目光坚定,仿佛已看见未来一片欣欣向荣的农田和安居乐业的百姓。这片土地,将是舟山军南方的新希望,也将是她在中原之外建立的又一座民生之城。
靖康元年四月的大名府的春日晨雾仍未散尽,街道上却早已人声鼎沸。城中的茶馆酒肆比以往更为热闹,商贾们低声交谈,不少脸上满是忧色。金兵绕过大名府的消息让众人松了一口气,但随之而来的震撼与不安却难以平复。赵桓为求金人退兵,不惜搜刮了420万两金银贿赂,使城中富户们也开始体会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威胁感。大家心里都明白,金兵未破开封固然值得庆幸,可若官家继续如此贪图苟安,金兵卷土重来的日子不过是早晚而已。
在北海商行的大厅中,杨八将手中的传信细细读完,嘴角微微扬起一丝轻笑。来自阮恩的消息带来了好消息:南方那块新得的「大岛」——大琉球,水热条件远优于北方寒冷的北海道,也为难民们提供了安身立命的新希望。虽说每户的土地承诺从原先的百亩地契折半至五十亩,但在水热条件优越的南方,五十亩已足够种植高产农作物,养家糊口不成问题。杨八心中已然有数,他知道,在这样的乱世之中,逃离战火与饥荒的难民比起亩数的多少,更加渴望稳定的生活和一片能长久安居的土地。
杨八心生一计,他挥手唤来几位随从,低声嘱咐了几句。随从们会意,立刻前往大名府的各大酒肆茶馆之中,悄悄放出风声:北海商行即将大规模招募河北难民,许诺南方百亩之地虽减半为五十亩,却物产丰饶,土地肥沃,足够一家生计。对于那些逃避金兵蹂躏、流寇肆虐的百姓们来说,这种新的
希望无疑像是一盏指引方向的明灯。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遍了整个大名府。
果然,午后时分,商行门口已挤满了聚集的难民。老弱妇孺、青壮汉子皆有,他们的目光充满了渴求与不安。杨八看着眼前人潮,目光炯炯有神,他清了清嗓子,高声道:「乡亲们,如今金兵南下,战乱不止,家园被毁者不计其数。我北海商行,便是你们的避难所!南方大岛虽未完全开垦,但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足可安顿各位。虽每户地契减至五十亩,但凭我杨八的人品担保,南方再无战乱,地广人稀。愿随我南下者,将可领地开垦,重建家园!」
此言一出,围观的人群骚动不已。有人低声议论,也有人目露期待,不少人纷纷上前询问报名事宜。几位流离失所的青壮汉子满怀激动,举起手来,高喊道:「杨掌柜,您一言九鼎!我们这等苦命人,若能有片土地,便是给条生路!我等愿追随您,前往南方,重新过上安生日子!」
杨八见此情景,微微一笑,点头道:「好!各位乡亲放心,只要愿随我南下,北海商行绝不亏待各位。今日起,凡报名者皆可领取口粮、路费,待人数齐备,便可随我南下!」他一边说,一边派人分发登记册,并安排商行伙计发放粮食,安排住处,带着一丝决然的气息,催动了人群中逃离苦难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