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姚跑跑(第2页)
姚平仲沿着蜀道一路深入,翻山越岭,日夜兼程。待他到达青城山上清宫时,已是精疲力尽。他在宫中停留了一日,心中思索道:「若再不深入,终有一日会被天子派兵寻到,不如再往深山隐居,方可保全性命。」于是,姚平仲再次启程,深入大面山脉。
在大面山中,山路愈发险峻,已无车马可行。他只得弃下青骡,徒步前行。山中云雾缭绕,古木参天,行至人迹罕至之地,姚平仲终于寻得一处天然石洞。此洞隐于山腰,洞口藤蔓密布,若非细心观察,极难发现。他便在此安顿下来,解下随身所携干粮,打算以此为栖身之所。
从此,姚平仲过上了隐居生活。洞中幽静,山间野果充饥,清泉解渴。他常在洞外远眺,心中虽时有悔恨,但更多的是庆幸自己暂时躲过一劫。
而在京城,朝廷多次派遣使者寻找姚平仲的下落,甚至曾遍布通缉令,悬赏重金,但始终未有确切消息。姚平仲的父亲姚古心中悲痛,遍寻不着,终以为其战死沙场。为表父爱,姚古在京城外为姚平仲建立衣冠冢,哭祭一番,以慰亡灵。
自此,姚平仲隐迹山林,蜀中无人识其身份。仿佛从人间蒸发了一般,江湖中再无他的消息。
开封城内,寒意逼人,却不似风雪侵肌的冷,而是心头沉沉压着的寒。自从劫营计划失败,全城上下满是沮丧的情绪,街头巷尾低声议论不绝,人心动荡,时不时传出压抑的叹息。
那一夜,赵桓特意在城门后设了御座,意图亲眼见到金军俘虏被押解进城,俯首听命,宣扬他天子的威仪。宫中早早备下庆功宴,文武百官战战兢兢等待佳音。然而,等待许久,却等来的并非凯旋的喜讯,而是劫营失败、全军覆没的噩耗。开封城内霎时间人声鼎沸,百姓们奔走相告,满城皆是叹息哀鸣之声。
赵桓面如死灰,仿佛被狠狠抽了几记耳光般呆坐在御座上,连句责骂
的话也说不出来。此时的他,像是看透了什么,又像是什么都抓不住,四肢冰冷,难掩心中恐惧。他原本幻想一场大捷,以挽回宋廷的颜面,逼退金军,但如今,这一切都化为泡影。
更让人心寒的是,都统制姚平仲所率领的西军精锐竟在金军重重围击下全军覆没。这批陕西兵是泾原、秦凤一带的悍勇之士,素来被视为国之屏障,百姓眼中的精锐之师,竟在这场不明不白的劫营中全部折戟,消息传开,更加重了全城的惊惶。
败军之声传到朝堂,群臣噤若寒蝉。就在百官之中,却传出一丝暗流:这场失败,竟有传言是朝中的主和派李邦彦、李棁,故意将劫营机密泄露给金军,使奸细邓珪将消息传入敌营,以逼迫主战派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