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华亭顾扒皮(第2页)
很快,坊间开始流传一些流言。「听说那明海银行的银钞其实根本不值一贯,都是些废纸!」、「有人说明海银行的存款一旦进去就取不出来了。」这些话不断在人群中发酵,让一部分刚开始信任明海银行的百姓开始怀疑。
谣言一时甚嚣尘上,许多百姓心中动摇。一些老百姓开始恐慌,拥向明海银行的分行,要求将存款取回。顾昌以为,这次的挤兑潮将会是他打垮明海银行的契机。
顾扒皮见时机成熟,便动用自己在城中的人脉,安排一些傀儡商户前往明海银行进行挤兑,试图引发一场危机,让百姓失去对明海银行的信任。他知道,挤兑一旦开始,哪怕明海银行财力再雄厚,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的取款需求,从而引发连锁反应。
然而,他显然低估了方梦华与明海商会的财力和应对手段。
明海银行早有准备。在各地累积了大量银储的背景下,明海商会不仅没有陷入困境,反而迅速将各分行的银两调集至上海滩的总行。当百姓涌至银行取款时,银行门口挂出了一个大大的布告:「存款随时可兑,无须惊慌。」
明海银行不仅拥有充足的现银储备,更有整个明海商会强大的后盾。当第一批挤兑者试图撤回他们的存款时,银行大堂内的员工不慌不忙,井然有序地处理每一笔取款。而那些谣言所谓的「存不出钱
」和「假钞」的说法,随着取款者拿到实实在在的银子或兑换的铜钱后,自然不攻自破。
银行内,银两堆积如山,行员笑脸相迎。这一幕让慌乱的百姓顿时平静下来,取款的人转瞬间变少,甚至有人反而把钱再存了回去,还多了几分对明海银行的信任。
三天的挤兑行动,不仅没有动摇明海银行的根基,反而让银行在百姓心目中的信誉更上一层楼。那些看到银行能够稳健应对挤兑的百姓,反而更加信任这家新兴的金融机构,更多的人开始将钱存进明海银行,连不少中小商户和地产投资者也开始使用银钞进行交易。
顾扒皮策划的挤兑阴谋,反倒成了明海银行树立信用的助推器。顾扒皮这一战,血亏。
眼看谣言与挤兑失败,顾昌不得不转而动用自己的家族势力。他的族叔顾文,乃是国子监的监正御史,在朝中颇有影响力。顾扒皮写了一封信,将秀州知府袁正与明海银行的「勾结」夸大其辞,指控其「包庇海贼势力,违反大宋律,在大宋境内从事非法商业活动」。
顾文在朝廷中得到信后,迅速起草了奏折,弹劾秀州知府袁正,指责他包庇「海贼」势力,任由明海商会这样的外来商会在大宋的土地上公开进行金融活动,损害了大宋地方经济和朝廷的尊严。他在奏折中强调,明海银行和明海商会实际上是来自海上的「海贼势力」,其金融行为正在动摇大宋的经济基础,并影响朝廷的税收,要求立即查封明海银行,并将秀州知府袁正罢免查办。
「这些海贼,本就是窃国寇贼,」顾文在奏疏中提到,「如今他们不仅染指我朝沿海地区,甚至妄图干涉大宋的经济运作,行商贾之道。其用银钞蒙骗百姓,若不即时禁止,恐将危及我朝国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