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到达灾区(第2页)
这样的情况,就称之为舵效。
而在飞行器中,亚音速,超音速,高超音速,其舵效以平方级指数递增。
江林山小心感应着经过机甲的气流,一丝一丝的改变着机甲的形态。
这样的操作,比在千米高空骑独轮车通过拇指大小的钢索,难度还要高得多。
但这样的飞行经验,对飞控系统的完善也要有用得多。
江林山就是在这样反复调整中,以1.1马赫到1.8马赫的速度飞行。
在上升到一万米高空时,空气更加稀薄,速度就来到了2.2马赫。
这样的尝试,即使对江林山这样的变态来说,也需要非常小心翼翼,他不是怕机毁人亡,他是不会亡的,但机毁的话,就很难收场了。
现在灾区的情况可耽搁不得。
此次发生灾情的地区,就在昆仑山脉以南。
平均海拔超过了5千米,由于地震范围很大,数百上千公里都受到了波及。
他没有试错的时间。
所以目前是以求稳的姿态飞行。
饶是如此,江林山还是晚于方云诗驾驶的长乐号到达灾区。
长乐号经过最新改装后,可以在亚空间以超过4马赫的速度飞行。
这就是成熟飞行器的硬实力,而剑仙机甲,目前在飞行界连新丁都算不上。
江林山来到灾区上空时,除了多达数十架小蜻蜓和小蜜蜂外,还有华夏的z-20,以及那5架老旧的黑鹰。
这还是80年代两国关系蜜月时期高价买到的。
在地震发生35分钟的时候,第一架到达的直升机,就是华夏的z-20,这和十几年前的大地震完全不同,当时是外国的直升机担当了主力。
而当年我国的战士,甚至在不具备空降条件下强行夜间空降,以战士的生命为代价争取救援时间。
想起那个年代,很多人都不堪回首。
如今,在z-20入役以后,再也不用这样了,但大批的救灾物资和人员转移,目前的直升机是完全不够的。
这才是小蜻蜓以及小蜜蜂参与救援的意义。
江林山在高空中看着下方的大地,心情十分深重。
他调取了受灾最严重地区的座标,一头就扎了下去。
地面上,对突如期来的灾难,民众是非常茫然的,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就被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