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驾驶巨脉号(第3页)

 

 程工和李海青满脸呆滞地看着渐渐飞远的巨脉号,心中有一种难言的震撼。
 

 两个从未接触过飞行器的人,居然几小时就学会了如何操作,简直匪夷所思。
 

 飞行器内部那么多精密仪器,姿态调整仪器,通讯仪器,观测仪器,雷达,导航,紧急故障处理,多达数十个课程的内容。
 

 这两人几个小时就掌握了!
 

 掌握的过程无比简单,说一遍,看一遍,操作一遍。
 

 普通人需要系统学习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内容,他们转眼间就掌握了。
 

 这到底是什么怪胎?
 

 两人站在江家的楼顶,看着那架飞行器灵活无比,进行多种飞行姿态,毫无滞碍。
 

 都有一种自己是低等动物的错觉。
 

 “他们怎么能一遍就记住所有内容?并且熟练操作?”
 

 李海青感觉自己受到了打击。
 

 程工摇摇头,他也搞不明白。
 

 当江林山拍着胸脯说已经掌握如何飞行的时候,这两人是不信的。
 

 他们当场出问题刁难江林山和方云诗。
 

 结果这两人对答如流,有些问题甚至答得比这两个专业人士还要好。
 

 这样的表现震惊到了两人。
 

 让他们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禁止两人上机的理由。
 

 于是,江林山和方云诗就此借助飞行器翱翔于蓝天之上。
 

 这种感觉和当初飞越峡谷是完全不同的。
 

 而且两人也感觉到,这种振翅飞行的方式,确实还有一些问题有待改善。
 

 主要就是振幅和频率。
 

 在不同高度,不同气流,不同温度,不同速度,不同飞行姿态下,这种昆虫式的飞行方式有无可比拟的优点。
 

 同时缺点也非常大。
 

 两人由于身体极为强悍,所以能毫无顾忌的做出很多高难度动作,甚至能模仿昆虫的无规律飞行轨迹。
 

 这令地面和空中的雷达观测员很痛苦,他们无法根据以往的经验来捕捉巨脉号,因为它可能出现在任何位置。
 

 这是人类头一次实现了这种梦幻般的飞行性能。
 

 在整个人类飞行器研发史上都是划时代的。
 

 但它的缺点也同样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