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新工业革命?(第3页)

 

 农学家于为华曾提出过建议,但没有被采纳。
 

 这倒没有什么阴谋论之类的,稍微一想就明白了。
 

 一是江林山做出的贡献虽大,但毕竟时间还短,还没有深切影响到全国的方方面面,一时难以服众。
 

 二是他还年轻,出于保护和保密原因,不宜大张旗鼓宣传。
 

 三是他的成果主要是运气和巧合的成份居多,和那些呕心沥血几十年才做出成就的高精尖项目有所不同,学术性和科技含量欠缺了些。
 

 四是未来时间还长,他等得起,再过个几年,十年,他也才30岁上下,到时一号首长亲自给他颁奖,完全不在话下。现在嘛,还是紧着那些白发苍苍的老一辈们吧。
 

 当然,这层考虑柳教授不打算挑明,他能理解最好,要是想不通,那就是个人问题了。
 

 不过,江林山肯定是在核心层挂上号了的,谁要是对他动歪心思,可就要掂量掂量了。
 

 从待遇上看,就跟获得国礼瓷一样。
 

 江林山根本不知道,他已经拥有现代版的“丹书铁券”的待遇。
 

 不过,以他的性格,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在意。
 

 “言教授,您刚才说只有极端环境下,才会出现极端材料,这是什么意思?”
 

 江林山觉得今天的自己特别好学。
 

 言教授和颜悦色道:“金属氢知道吧?”
 

 ???
 

 江林山一脸懵逼:“氢不是以气体形式存在吗?怎么会是金属?”
 

 “金属氢是氢的固态形式,在蓝星的自然环境下,是不会出现的,只有两种极端情况下,才会形成金属氢。”
 

 “一是在几百万个标准大气压下,会形成金属氢。”
 

 “二是在接近绝对零度的情况下,会形成金属氢。”
 

 “在蓝星,就算是最顶尖的实验室,要制备金属氢也极为困难。但是在木星,由于引力非常巨大,金属氢却取之不竭,所以说,极端环境产生极端材料。”
 

 江林山好奇道:“言教授,金属氢有什么作用吗?”
 

 “那是超导材料,那是高能材料,就和蒸汽机,发电机一样,可以直接开启新的工业革命。”
 

 言教授淡淡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