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宝鉴管甚
第2196章 《千里江山图》(第2页)
自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把军权和政权分离后,北宋就进入了文治社会,文人地位大大提高,加上汉代以来,逐渐发展起来的教育,以及宋代出现的印刷术,无一不影响文人艺术创作的主题,绘画从解答“人与社会”的关系,转向了解答“人与自然”的关系。
宋徽宗作为帝王,改变了宫廷画家的社会身份,他作为艺术创作的统领者,对绘画有着直接而明确的要求,作为画家的宋徽宗,从不放任宫廷画家自由创作,他对宫廷画家的形式和趣味,有着严格的要求,其审美情趣,成为决定艺术风格的绝对标准,宫廷画家创作的艺术作品,在题材和表现技法等方面,必须符合其审美趣味和倾向,因此开办了画学。
王希孟以宫廷画家的身份,创作《千里江山图》,获得宋徽宗青眼有加,可见这幅作品的价值,若这真是《千里江山图》,价值不言而喻,甚至盖过林熙所有收藏,占据魁首位置。
出于个人的喜好,林熙霎时精神大振,一扫刚才的压抑颓废,举目向画卷上望去。
这幅《千里江山图》,是用一幅整绢画成,开首高山之巅直入云霄,其后丘陵连绵,崇山峻岭,移步换景,渐入佳境。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作者笔下应运而生,从前景山峦村居起势,隔岸画群峰秀起,两翼伸展渐缓,与起势的山峦遥遥相对,起到精美的承接作用。
峰峦左下方,一横跨江面的大桥,并与下一组景物相衔接。
翻过两重山,可见幽深的宅邸,处处可见着白衣的隐士,且走且停,似在赋诗,似在作曲。
继续前行,又是一座桥,此桥虽跨度不大,却在桥上修建凉亭。
再向前便临江了。
江上远景烟波浩渺,层峦起伏,犹如仙境。
登岸后,悬崖山路九曲盘旋通向深处的庭院。
山间瀑布,挂挂溅泻,复流大江。
从高远至深远之景,引人入胜。
山峦平缓处,又是一座宏伟的跨江大桥,蔚为壮观,木质结构梁柱,下有三十二蹬,中间建有宫殿式的两层楼阁,宛如一道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