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宝鉴管甚
第2101章 释武延(第3页)
自练时,拳以打空为能,没有实物为物象,全以意境为第一大要,求的是内劲自然生成、外形之体静而不躁、柔弱无骨,修炼攻防招法时,面前无人而意境有人,并与其拆手破招,以心意体察自身变化。
动手较技时,视对手如无人而知其势,防守疏密得当而不可侵,攻击对手而不伤人,使对手攻击不得机势而无法出招还招,此为最上乘功夫的要旨。
修习文练法,须要有较高悟性,一旦入门上道,则终生习拳而不辍,可达出神入化的妙境。
简单来说,文练法是内家拳的练法,也是林熙现在的法门。
至于那武练法,不修炼文体而直修“武用”,以实物操练拳法招数,如打砂袋、击木桩、踢巴斗,或借助于其它器物如树木、砖墙等,以此物象模拟要击之人,练习打、踢、肘、靠诸法,其特点是借物而贪重。
此类习拳之人,较技用招力量较重,然绝非“文练法”击手用招之“沉”的功夫可比,故此类功夫虽可速成,与一般拳手较技确有成效,却违反了“手为天盘”而清轻之理,因此如与文练好手较技,则显示出攻防动作粗糙,欠缺灵活敏捷而攻防招法少变化,因贪而易失势,故易落下风而至败阵。
此外,此类练法在平时修习过程中,不知气沉丹田调息之法而气浮,不知渐法,常即兴突击训练,不懂药洗调理养护之法,所击重物的“反噬之力”,通常会造成体内脏腑气机不畅淤滞,使脏腑生化机能失调,甚至造成暗伤,乃养虎为患之举动,不可取。
因此,武练法又称为外家拳,壮年时或许有巨大威力,却有拳怕少壮的弊端,内行人弃之如敝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