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阁楼中的壁画(第2页)

  日复一日,大鱼头被敲得粉碎,后来只好照着大鱼头的模样做了个木头的,天天敲打,就这样,敲木鱼诵经成了佛家的习惯。

  也正是因此,木鱼的名称由来就取自于“鱼日夜不合目”,故刻木象鱼,击之,用以诫昼夜思道,于诵经礼忏时,与铜磬相互配合,用以节制经颂。

  而作为佛教和道教的通用法器,木鱼与铜磬为一对不可分离之通神乐器,皆系仪案上必备之法器,其大小、形式、材质不一,唯须与铜磬大小相称。

  值得一说的是,关于木鱼的来历也具有多种说法,最广为人知的就是,木鱼是由佛门伴侣所创制,然而经过马承玉《木鱼源于道教考》指出,早在我国晋代晋武帝时,就已经出现人们用桐木刻作鱼形,用作击打之乐器,但并不是宗教法器,而这也是木鱼的前身。

  又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近代佛教日益昌盛,人们普遍认可木鱼是佛教的法器之一,只有极少一部分人才知道它与道教的渊源,所以林熙的疑惑也在情理之中。

  放下心中的疑惑之后,林熙的目光再次转移,又落到了那两张长桌上面,也不知道那两张长桌是什么木材制成,远远看去材质细腻无比,仿佛婴儿的手臂一般光滑,并在昏暗的阁楼中闪烁着静谧的幽光。

  而且那两张桌子上还刻满了云纹,无论是几根桌子腿,还是榫卯结构的交汇处,都离不开云纹的环绕,甚至连桌面上都有不少云纹的痕迹,整体看上去精贵无比。

  离开那两张长桌,阁楼中其它地方的陈设与风格都与前面五层没有太大的区别,除了壁画就是雕梁画栋。

  不过林熙却发现,阁楼中的壁画与前面五层有很大的不同!

  要知道,前面五层壁画记载的故事全都与张道陵有关,每层中的壁画数目也都等同,每层都有十六副之多,而这处阁楼中的壁画,却只有八副,而壁画的内容也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