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宝鉴管甚
第198章 鬼市来历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鬼市里面究竟卖的是什么,其实准确来说,里面卖什么的都有,从不分门别类,就连破衣烂衫都有出售,而且这里面还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谁出摊儿来的早,谁就先占地,后来的自然也就顾不得那么许多了。
不过近年来人们所说的鬼市,其实就是另一种样式的古玩市场,差不多就相当于黑市、私人拍卖会差不多,只不过鬼市更加市场化而已,但也更加神秘。
至于“鬼市”为什么不能说去,亦不能说上,更不能说逛,非得要说“趟鬼市”,如果仔细琢磨的话,就能发现这个“趟”字很有学问:水深水浅,水急水缓都要自己趟着试,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意思,也就是说,无论是捡漏还是打眼,都得凭自己的眼力。
除此之外,在鬼市上进行交易,也有着许多的规矩:如看货不问货;不能问货是哪儿来的,哪儿得的;看好后一手钱一手货,两清以后转身掉头就可以不认账,至于打眼不打眼那就是你自己的本事,而且在看好以后才能讨价还价。
值得一说的是,鬼市中的摊贩也往往来自于天南地北,具有很大的流动性,他们的身份也十分复杂,包含着三教九流的人物,甚至其中大多是“土君子”,发的是死人财,这也是普通人不愿意接触鬼市的原因,毕竟悔气不是。
当然,这些都是林熙在买的专业书上看到的知识,并没有实际的经验积累。
而关于古玩鬼市,林熙还在书中看到过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一汉子,担着一挑全套的景德镇瓷器在鬼市中叫卖,一头是八八六十四件,一挑是一百二十八件,借着月光细瞅,款、印、胎、釉都很地道,东西看起来也是真玩意儿,虽然用过多时了,但无缺无口无冲,说明用的这家人非常仔细,是大家名家,明显摆着比用着的功夫大,而且价格极其便宜,还半卖半送。然后就有一人买下来担回家了,后来请人上眼一瞅,说是他捡了一“大漏”,还估计那汉子是在人家管厨房的,专门偷出来卖了等钱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