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专业素养(第3页)

  至于折扇,又名“撒扇”、“纸扇”、“繖扇”、“掐扇”、“摺迭扇”、“摺叠扇”、“聚头扇”、“聚骨扇”、“櫂子扇”、“旋风扇”,是一种用竹木或象牙做扇骨、韧纸或绫绢做扇面的能折叠的扇子;用时须撒开,成半规形,聚头散尾。

  折扇选用的材料,越选越精,极奇穷巧,扇骨有用象牙的,玳瑁的,檀香的,沉香的,粽竹的,以及各种木料的。工艺则有螺钿的,雕漆的,漆上洒金的,退光洋漆的。

  还有镂空边骨,内藏极细小三十二张牙牌的;有镂空通身,填满异香的;更有空圆钉铰中,藏着极小骰子的。这些折扇骨,都刻有各种花样,备极奇巧。

  还有的扇骨模仿燕尾形状,更有些扇骨钉铰藏在里面,外表一点儿痕迹也看不出来。至于扇面,有白纸三矾的,有五色缤纷的,有糊香涂面的,有捶金的,有洒金的。

  其实近代人所用的折扇,又叫撒扇。因为明代永乐皇帝喜欢这种扇卷舒方便,后来由宫中传出,很快就风行全国,普遍得到使用。而手持折扇,成也为明清时期当时生活中高雅的象征,且折扇一旦流行开来,就久盛不衰,在清代,折扇已经随处可见,简直登峰造极到有泛滥的嫌疑。

  除此之外,明清时,在折扇生产地——江南一带,出了很多名士,他们的风流才情,与折扇有着丝丝缕缕的关系,他们所营造出的江南如水的文化氛围,表现出柔情和氲氤的美境;通过以折扇为媒介,流传于皇宫、府第、闺室、民间、海外。而折扇也因了这些美画佳句身价百倍。

  但值得说明的是,明清时代的折扇大多是十三档、十四档、十五档的扇骨,其尺寸也多是在一尺至一尺二,而十八档八寸扇则是在我国解放建国后才逐渐流行起来的,旧时代几乎很少有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