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宝鉴管甚
第68章 唐三彩
我国的陶器文化不仅非常发达,其艺术成就也是很高,流传至今的陶器数量也是极多,如汉绿釉陶、唐三彩、明清紫砂壶等等,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
陶器最早大约出现在我国距今八九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并在之后的数千年里一直是人们的主要生活用具,而原始时期的陶器则大致经历了裴里岗文化、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等阶段,并逐渐走向成熟,尤其要属在距今约4300-3800年的龙山文化中制作的黑陶中的“蛋壳黑陶”最为精美,并且同时期出现的白陶也成了原始瓷器的雏形。
再到后来随着陶器的逐渐发展使得制陶业变得十分的繁荣,陶器种类也是日益繁多,除了生活用具,还有砖瓦、陶俑和建筑明器(所谓明器就是冥器,古人的陪葬用品,如镇墓兽、魂瓶、陶阴宅等)等,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秦始皇陵的兵马俑,享誉国际内外。
值得一提的是,从汉代开始,彩绘陶器就得到了很大发展,釉陶也在普遍应用,同时在陶明器上用白粉、墨书文字者也大量出现,直到东汉晚期至三国时代,随着瓷器的烧结技术的逐渐成熟,陶器才逐渐被瓷器所取代。
不过到了唐代时期,作为艺术品的陶器却再次大放光彩,汉代的低温釉陶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著名的“唐三彩”,成为我国陶器艺术的珍品,而宋代以后的各种低温色釉和釉上彩瓷,大部分也都是在唐三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说过了陶器和唐三彩的关系,下面再来说说唐三彩的认识。
唐三彩是我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全名为“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彩,并且以黄、绿、褐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又因为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亦有“洛阳唐三彩”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