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来都来了,就干点活吧(第3页)

 …… 

 “诸葛先生安置好了?”顾南夕一边吸溜着小米粥,问道。 

 王不喜一大早就去看情况,连早膳都没来的及用。 

 他瞅一眼桌子,上面摆着一盘子水煮蛋,大概有三四个,两样腌咸菜,一碗羊肉,很是简朴。 

 王不喜接过绿梅端过来的一碗小米粥和羊肉,外加一份葱花千层饼,毫不客气地大口吃起来。 

 “安置好了,咱们抚冥镇里长平坊最有生活气息,又有耿大娘关照着,诸葛先生很快就能融入其中。” 

 古有孟母三迁,可见环境对人影响很大。 

 长平坊的百姓俱是云国公的死忠,生活富足,精神饱满。 

 有他们在一旁潜移默化,说不定诸葛先生就愿意留下来了呢? 

 小米粥熬得火候很足,上面漂浮一层油汪汪的米油。 

 这种熬出米油的小米粥最养胃。 

 王不喜三餐总不按时吃,此时,热乎乎的小米粥下肚,整个人都舒坦了。 

 “我还联系了旅行社,为诸葛先生一行人,专门定制旅游团。” 

 甫一见面,王不喜就敏锐地察觉到诸葛瑜对云国公和云州,都抱有一丝警惕。 

 本该由官府组织的观光活动,就干脆交给旅行社。 

 旅行社接待的游客众多,对外地人想看什么,关注什么,更了解。 

 尤其是,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在民间作交流,恐怕更符合诸葛先生的期待。 

 “做的不错!我们一定要把他们留下来!”看到诸葛瑜本人第一眼,顾南夕就确信,这是自己需要的人。 

 他俩会像历史上的诸葛亮和刘备那样,谱写一段记载史册的君臣佳话。 

 “干杯!”顾南夕举起羊乳。 

 王不喜举杯,和顾南夕碰了一下:“为了云州!” 

 顾南夕:“为了我们的美好生活!” 

 不求悠闲自在,只求不再997! 

 次日,有人来汇报:“诸葛先生一直盯着百花印刷厂,不肯参加旅游团,只派了同行的学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