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九年(第2页)
李越安就这事,还跟杨晚照很是感叹了一回。
阳武去年的发展有目共睹,更别说李越安还敬献了玻璃的方子。就这,他的考评也只得了个中。夫妻两个私下议论,一说兴许是得罪了谁而不自知,二说可能是大梦教背后之人使了力。阳武的发展,老百姓倒是得了实在的好处,却也阻了一些商贾世家的路。要不是他敬献了琉璃方子,兴许得个“下等”也有可能。好在李越安并不在意,依旧兢兢业业的发展阳武。就这样,三年又三年,转眼间九年过去,直等到阳武成了远近闻名的富县,从阳武出售的羊毛织品和香皂洗衣粉卖到了全国各地,平光玻璃更是远近闻名,李越安总算是挪了地方,升任京兆尹。
这期间,夫妻俩个添了一儿一女。上京的时候,儿子六岁,女儿两岁。男孩叫李静山,女孩叫李静水。原本夫妻俩想的是甭管男女,只生一个。谁知道后面意外怀上了,就又有了个女儿。不过生了女儿后,杨晚照是下定决心再不生了。因着要回京,上面给的时间又宽裕,夫妻两个就想着回苏州一趟。说起来,李越安在阳武待了九年,却是一次都没回去过。倒是杨晚照在静山三岁的时候,带着孩子回去了一回。好在静山出生的时候,李守成夫妻两个来阳武住了大半年。只小女儿静水却是没见过爷奶,这会子坐上马车,听说要回去可不就问了起来。
夫妻两个走的时候,并没想着惊动别人。所以,天还没亮就坐着马车出了城。原本以为这下可以省了离别的伤感,谁知道才出城门,后面就想起了接二连三的喊声。
“大人!李大人。”
杨晚照揭开车帘瞧了瞧,就见着从城里出来了不少人,这些人提着篮子和包裹,有的还提着自家的鸡鸭的,甚至还有一把万民伞。笑了笑,她就把帘子放了下来。这会子,小水已经睡着了。被叫声吵醒,正有些迷茫的看着她。她将孩子抱起来,轻轻的拍起了她的背。一边坐着的小山却是掀开了另一边的车帘,眼见着一群穿着作坊工服的女子,他忍不住回头对杨晚照道:“娘,莲姨她们来送你了。”自他有记忆起,就时常往作坊里跑,可不就是认识作坊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