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3章 我可以不住在这儿吗?(第3页)
这名字他熟啊!
伊朗艺术院院长,设计师,前伊朗总理。在东欧有一个和他经历极其相似的人,就是立陶宛的布拉藻斯卡斯,也是设计师出身的领导人。
这俩人还有一点儿极其类似——都是极度亲西方派。
布拉藻斯卡斯推广私有化休克疗法,立陶宛变成了‘欧洲y窟’;而穆萨维也是如此,各种搞私有化,主张和漂亮国开展对话,不要干涉巴勒斯坦问题要和乙色列缓和关系和犹太人合作等等。
说出来全世界发展中国家有个通病:搞艺术搞文学的是最亲西方的,都是特别渴望西方认同。所有有艺术相关经历的领导人都是亲西方的。
估计也就是因为这事儿,所以他在1988年卸任总理位置后就淡出了公众视野。可能是因为那时候他再搞那个亲西政策小命难保。
萧鹏对这个人没有好感还真不是因为他亲西方这事儿,而是2009年伊朗总统大选。
那年穆萨维突然再次回到公众视野也参与了总统竞选。
但是他毕竟都淡出公众视野20多年了,年轻选民压根就不知道他是谁。所以他一直是陪跑的根本没有胜选的可能!结果就在这时候,伊朗前总统哈塔米突然退出选举,并且全力支持穆萨维。他反而成了那年最大的反对派候选人。
而那年选举,获胜者是内贾德。
穆萨维的支持者并不愿意承认这个结果,于是在一些ngo的带领下开始了大规模抗议,然后事情演变成了打砸抢烧和伊朗防暴警察的冲突,后来也就发生了‘卡里扎克拘留中心’事件。而伊朗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经常爆发大规模抗议。
到底‘卡里扎克拘留中心’的真相到底是什么萧鹏并不是当事人,但是他总感觉这个事情和三十多年前在龙国发生的事情很像。
而且一个从公众视野里消失了二十多年的老政客突然退选转而全力支持穆萨维,然后还有无数ngo为其造势,说这里没有猫腻……
反正萧鹏是不信的。
萧鹏看了看这座楼不解问道:“马赫哈拉,为什么穆萨维会在这里设计这么一座楼?”
马赫哈拉回答道:“这是为了纪念2009年那些牺牲的人设计的。”
萧鹏表情僵硬:“我不住在这里可以吗?”
“为什么?”
“瘆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