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盯上了(第2页)
可是陆地上,陈暮就是一名普通人。
普通的再普通不过的普通人。
当然,现在有钱。
8月的京城,比7月过来时,更热了一点。
沈婉钧则是直接暂时告别了陈暮,她要回家一趟,然后去和即将彻底分别的同学们,好好道别。
至于陈暮,她才不担心呢。
那么大一个活人,又有钱,不需要担心在京城找不到吃住的地方。
陈暮也不是没来过京城。
当然,那是后世。
区别虽然很大,但是陈暮对京城却一点都不感冒,也没兴趣再去逛一次故宫,颐和园,天坛之类。
没意思。
对于陈暮来说,此行就是为了招揽人才,完成鹏城大领导的任务。
然后,陈暮好借机弄到一笔无息贷款,来掩饰自己那边有额外收入的情况。
同时,这也是打开和大领导之间沟通的一个机会。
只是该如何去帮助鹏城招揽人才,这让陈暮一时没有头绪。
虽然说现在各大高校的学生,都还逗留在学校。
但实际上,想要将他们招揽到鹏城却极为不容易。
要知道,现在可是技校生,中专生都可以分配工作的时代。
就更不用说大学生了。
这个时代,外面经商的小摊贩,都是没有上学的那些人,自然他们也就找不到工作。
所以,这些人只能出来摆摊。
当然,这批人,也成为了民间第一批富起来的人。
陈暮记得,自己姥爷那一代,就有亲戚通过在80年代摆摊,积攒了大量的财富。
这是一个只要你不怕摆摊丢脸,就能轻松赚钱的时代。
可是,自己想要招聘,难啊。
为何留在学校,都等着分配工作,然后好出发去单位呢。
当然,有向上管理的人,这时候家里已经活动开了,去跑关系,看能不能给自己孩子弄一份好差事。
陈暮这一次,不说太多。
至少弄个二三十个人回去。
这样才能交差。
而且,这可是鹏城大领导吩咐的,那还得尽量是名校毕业。
那样才能在大领导心中加分。
虽然说,陈暮能赚钱,可以不鸟大领导。
但是,陈暮如果想要获得四周的土地,来更好的发展渔村,以及让这片海域,能够保持更好的原生态环境,那就离不开大领导。
不然,别说拿不到新的土地权,恐怕现有的,大领导一句话,都得吐出去。
毕竟,拿这10平方公里的土地,那可是走了后门的。
大领导一看,如何不知道其中猫腻。
所以,该办的事,得办。
但是如何办,有困难。
首先,那就是京城那么多大学,自己总不能一所大学,一所大学的去招聘,那样太累了。
得想办法。
陈暮站在京城某招待所的窗前,望着楼下往来的自行车流,手中的《人民日报》关于改革开放的报道被捏出褶皱。
此刻距离他抵达京城已过去两天,人才招聘的难题却如巨石般压在心头。
他深知,在“包分配”的时代,要打破学生们对铁饭碗的依赖,必须抓住改革开放这一时代机遇,打造一场震撼人心的招聘会。
陈暮将报道改革开放的报纸平铺在桌上,反复研读那些充满激情与希望的文字。
突然,他目光如炬,拍案而起:“改革开放就是突破口!特区建设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我要让京城学子看到投身特区的光明前景!”
他迅速掏出纸笔,开始勾勒招聘会的初步构想,每一笔都饱含着对未来的期待。
为了获取官方支持,陈暮多方打听,终于联系上了京城负责经济改革相关工作的王处长。
自然,凭借陈暮自己的身份,是见不到这位王处长的。
不过通过电话联系到鹏城大领导,拿到了口头确认函后,陈暮就以鹏城特别发展委员会委员的身份,去求见王处长。
自然,一听是鹏城过来的,王处长也不敢怠慢。
毕竟,现在那位老人家可是特别关心鹏城发展有关的信息。
初次见面,陈暮带着渔村的详细规划和罐头厂的建设方案,诚恳地说:“王处长,现在国家大力推进改革开放,特区建设急需人才。我们渔村虽小,但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举办一场面向高校毕业生的招聘会,为特区建设添砖加瓦。”
他一边说,一边展示着规划图上标注的免税区、外贸窗口等未来发展方向。
王处长被陈暮的热情和规划所打动,但也提出了担忧:“政策支持没问题,但你得让学生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毕竟铁饭碗的观念深入人心。”
陈暮暗松一口气。
“王处长请放心,这个,我们特区自然是会拿出实际好处去聘请,而不是仅仅是利用特区的名头去哄骗。”
得到王处长的首肯后,陈暮马不停蹄地开始筹备工作。
他先是走访了京城各大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与负责人一一沟通。
在某高校就业办,陈暮对负责人说:“我们渔村的发展模式与特区接轨,在这里,学生们能接触到最前沿的技术和理念,获得比国营单位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他还承诺为学校提供实习基地,与学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此换取学校对招聘会的宣传支持。
同时,陈暮通过侯玉婷,联系上了在其新闻界工作的朋友,希望借助媒体的力量扩大招聘会的影响力。
他对侯玉婷的记者朋友说:“这次招聘会不仅是为了招聘人才,更是为了响应国家改革开放的号召,让更多年轻人投身特区建设。你一定要帮我好好宣传宣传。”
“陈暮村长,侯玉婷跟我提过好多次你了,说你是一个有抱负,有理想,有能力的全国最年轻村长。帮你报道,没有一点问题,但是你要明白,这里可是京城,你那里是鹏城。说好听是特区,但是实际上就是一个渔村。想要吸引人,可不是我一篇报道就行的。”
“我明白,我只是需要一个平台去宣传而已。如何吸引人,我知道如何去做。”
招聘会当天,现场气氛热烈非凡。陈暮将场地选在了京城最大的会展中心,场馆内悬挂着巨大的横幅,上面写着“放弃铁饭碗,支援特区新建设——鹏城大型招聘会”。入口处,提前录制好的音频磁带,不断循环播放介绍着如今的鹏城。
磁带!这可是陈暮第一次接触。
多么古老的东西。
后世连Cd和dvd都消失了,而现在,还是磁带。
不然,要是弄个LCd屏幕通过视频介绍,那要放在这个时代,那还得了!
可惜啊!陈暮摇摇头。
不过,在官方支持,和媒体上的宣传下,今天来这里的大学生还是数量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