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提前出手(第3页)
自己与张吉甫没有私仇,既然没有私仇,那么在没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张吉甫没可能背叛自己,就算有利益冲突,自己不违反他的规矩,他也不会先坏了他的规矩。
因为信任张吉甫,那么王信打算做点小动作。
吴宏不清楚王信的思路,听了他的想法,只能感慨眼前的年轻人胆子真大,竟然敢这样赌,如果朝廷那边变卦,陷入被动是小事,闹不好被降罪失去前程都很有可能。
吴宏无法理解,忍不住问道:“有必要吗”
“有。”
王信解释道:“欧彦虎之患非同小可,必须提前布局,一定要打乱他的步伐,不能被他牵着走,否则此人必成大患。”
“就算如此又如何。”吴宏不以为然,平静道:“大同解决不了,还有京营,备倭军,还有其余九边,甚至还能调藩王军队。”
吴宏并不反对王信这样做,王信这样做对代州有好处,可吴宏不认可王信的话,所以才反驳。
吴宏的态度才是正常的。
胡患又如何。
胡患对百姓是天大的事情,可对于大户们而言,有时候反而是好事。犹如东南的倭患,许多大户并不在意,反而乐于旁观,为什么因为兵灾过后就是土地兼并。
大户们看不上贫民的东西,贫民本来就穷,卖身都不值钱,但是大户们看得上富户们的东西。
有资格参与海贸的大户们,正在愁自家钱多的没地方,而一场兵灾人祸,多少像甄士隐这样的人家破产,不光家产败光,连田产也损失殆尽,这些人家的田地,和平年间那是多少钱也不会卖的。
钱买都买不到,可一场兵灾人祸下来,无数的田亩以极低的价格易主。
要不然那些个几万亩,十几万亩,甚至数十万亩的大地主是如何来的,真以为靠着公平买卖可以得到这么多土地不成。
大周幅员辽阔、经济辉煌、物产丰富,人口无数。大户们没有生存的危机感,那么老百姓的命除了老百姓自个在意自个,别人都不会在意。
其实老百姓自个也不是很在意,各家自扫门前雪。
所以吴宏的意思是就算大同打烂了也不会对大周有影响,最多二十年,大同还是会恢复成那个大同。
王信摇了摇头,对吴宏的话一点也不认可,眼神闪过一丝坚定,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我是军人,哪里有战乱,哪里就有我。”
开疆扩土,保家卫国。
对于河套地区,王信一直有自己的想法。
单于部不作乱则罢,自己无可奈何,可既然作乱,那就是敌人,是敌人就可以坚定的消灭,养兵千日,用在一时,这就是自己的机会。
危机,也是机会。
河清海晏,时和岁丰,国泰民安,盛世太平,自己则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可要是处处战乱,那自己只能彻底消灭。
吴宏没看到过王信这样的人,见到王信的态度,忍不住出神,这样的人到底是好还是坏自己竟有些无法判断,吴宏呆了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