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山庄一夜(第2页)
未说完的话,意思很明确,陆仲恒认为朝廷在意胡患可能估错了。
陆仲恒笑了笑,并没有生气,与对贾政的态度不同,知道眼前的人是武人,反而笑道:“彼一时,此一时。倭患时主要是两位圣人之间的矛盾,当下胡患是地方与朝廷的矛盾。”
刘通还是有些不明白,只是清楚眼前身份清贵的官员并没有漏算倭患的事,心里也就安心,便不再多言。
陆仲恒只来了片刻,三言两语就成为了主导者。
年轻的郑浩满脸敬佩的看着陆仲恒,这才是自己的目标啊。却说贾政,本来无主意,硬着头皮支撑,此时有了陆仲恒做主,而且主意坚定,倒也乐的退后一步,当起了甩手掌柜。
陆仲恒不是没来过贾府,这些日子以来,在翰林院熬资历,熟悉关系,也不愿多事,可沉稳是一件事,平庸又是一件事。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王信之事,让陆仲恒看到了更多的机会。
同时也对贾府有了更清楚的直观,果然是指望不上的,只能自己冲在前面,如此一想,难怪恩师林如海说王子腾的腾笼换鸟之策并不全怪王子腾。
如此大事发生,是危机也是机遇,贾府不冲在前面,那也得在背后运筹帷幄,又或者幕后拍板才对,哪里有像贾政如此态度,当做麻烦一样的躲避。
这官场之道,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岂有避让之理。果然是勋贵子弟,没有拼搏之心,只有贪婪懈怠之根,可又不得不感叹。
如能在
勋贵这等温柔之乡挣脱而出,必有大毅力,犹如自己的恩师非同一般,不可小觑。
离开了贾府,陆仲恒坐回轿子,脸上神情变化莫测,就以此事为自己扬名,正式踏入士林吧。
贾政送走了陆仲恒,安顿好了郑浩,至于刘通,陆仲恒安排刘通回去雁门关,带口信给王信,让他做好回京城述职的准备。
这是陆仲恒的计策之一。
陆仲恒坐在轿子里,把所有的细节都回想一遍,以及未来可能发生的事。
如果王信能主动归京解释,比起冯庸的奏疏自辩,谁更值得朝廷信任一目了然,当然,接不接受归京,要看王信的能力。 要是前脚离开,后脚都被冯庸端了雁门关,那还不如不回,因为回来了也没用。
王信的能力还是值得信任的,陆仲恒嘴角露出笑容,果然如恩师所言一力破十,过了河的卒子,可以把对面掀的人仰马翻。
回到了衙门,陆仲恒开始串联。
而贾政回到自己的书房,心里仍觉不安,有些个畏惧,于是让人准备好笔墨给林如海写信。
林如海虽远在金陵,来不及协商,可写了信去,贾政心里才安,一边写,一边想,如果林如海回到京城就好了。
过了一会,管家今天通传,“太太来了。”
“她怎么来了?”
贾政把书信装好,起身去了门口,果见到王夫人带着丫鬟。
王夫人一向不来自己的书房,贾政知道必有事,于是领着她进来,两夫妻一辈子婚姻,却无话可说,王夫人也没有奢望,提起了一件事。
“什么?”
贾政听完后,呆了。
小姨子一家什么时候把主意打到王信头上的?而且,贾政狐疑的看了眼王夫人,她不是一直想撮合宝玉和宝丫头么。
要说起来,贾政并不是木头人,知道许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