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兵圣键盘战斗家

第154章 嚣张(第2页)

 要说太上皇的许多举措,从实际效果出发并无错,反而是对国家长治久安有利的。

 就是这大周,百年承平总不是假的。

 只是任何事都有代价。

 享受了百年太平,坏的一面自然也要承担。

 犹如喝水不忘挖井人。

 喝水的人很幸福,可挖井的人就很苦了,这就是大道,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那前人不挖井行不行,也不行,后人得渴死。

 所以有句话最为合适——解决问题要从实际出发。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没有。

 相反勋贵的问题反而是放在后面,为了保障军队的存续,就需要将领抬头看路的本事,所以一个合格的管理者是需要具备一定能力的。

 犹如岳飞。

 普通人看到的问题,他难道看不到?

 他只是选择了一条对国家对百姓最好,而不是对自己有利的选择而已,他也不想死,可他面对昏君奸臣,没有了其他的选择。

 其他的选择,必然会对国家和百姓带来更大的灾害,因此含泪选择舍生取义。

 而不是有些人说的他愚忠。

 所以王信一直认为自己不如岳飞。

 也正是如此,王信一直把岳飞和戚继光当做自己最崇拜的人,崇拜的是这股精神,你可以做不到,但是你要明白这是最伟大的精神。

 那么守备的解释,在王信的心里就是能力不足的问题。 能者上,庸者下。

 能做到这样地步的国家,古今中外几千年也没有几个,王信感觉自己也很难做到,所以才没有指责,而是接受了守备的理由。

 吴士功接触了新来的将军半日,虽然年轻,却性格沉稳,待人有度,吴士功暗自点头,对这位游击将军的印象还不错。

 了解了自己的防区,可谓到

处是漏洞。

 王信也没有太多的办法,难怪代州的大户和官员着急,毕竟看得见问题的人,连普通人也不少,不过看得见问题,不代表能解决问题。

 看得见问题,又能解决问题,这种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区区不才。

 刚好是人才。

 王信笑了笑,很快把自己的防线开始整合。

 自己升任游击将军,原本有六个名额,新的属下达到忠心耿耿之后,就会奖励一个,所以总计有了十二个名额,原来的属下们已经过了一遍,现在到了大同,十二个名额虽然不能含括所有将领,却也能把自己看得顺眼的人过一遍。

 是表面说好话,又或者不会表达自己,等等形形色色的人,没人能瞒过自己。

 当然,初步的接触,不可能有很好的提升,这一段时日的接触,也是让属下们了解自己,自己也提出要求,互相磨合的过程。

 把那些口是心非的人排除在外,已经很完美了。

 百余里的边关兵堡,大概剩余七八百人,这七八百人,王信一股脑撤掉了,只挑选剩下的一百多人,至于兵部在册的将领,一部分招揽,一部分空置。

 被空置的将领也不知道自己被空置,王信也会说好话,互相哄着嘛,然后从代州重新招募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