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退路(第3页)
只要求皇帝坐在那张冰冷的龙椅上,听着看着皇太后与本王处理政务。
是啊!本王未能早些察觉皇上的表现。
如今皇上退位了,没有了那场权力的迷障,方能看清皇上在应对事物的表现与做法上,无疑是最正确的选择。
在这动荡的局势下,只有把王府的产业梳理清楚,才能在这风云变幻的世界中更好地守护家族的尊严和利益。
所幸这一切都还为时未晚。
此时载沣想清楚了自己的身份与定位,也结合与皇帝的交谈,知道皇室与王府未来应该怎么发展?才能有一条保障的后路。
顿时心情大好,对于从前的消沉意志一扫而过。
醇亲王载沣和福晋、大女儿用过午膳,惬意地享受着片刻的闲适。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餐厅的桌椅上,氛围宁静而祥和。
用完午膳后,载沣便带着福晋与大女儿来到了书房。
书房内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四周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
载沣刚在书桌前坐下,准备稍作休息,便听到管家的声音从门外传来:“王爷,又有上海的电报传来,是两封。”
载沣微微皱眉,随即示意管家将电报拿来。
管家快步走到载沣面前,双手递上电报。
载沣接过,一封电报上赫然只有简短的两个字——“遵命”。
他定睛一看,落款人是郑孝胥。
载沣的眼神中瞬间闪过一丝惊喜,脸上浮现出抑制不住的高兴之色。
身旁的管家敏锐地感受到了载沣情绪的变化,不禁也跟着松了口气,心中暗暗思忖,如今王爷对外事是越来越上心了,全然没有了当初的沉沦之感。
载沣拿着电报,心中思索着郑孝胥“遵命”二字背后的深意。
还没等他从这喜悦中回过神来,另一封电报又映入眼帘。
这封是上海荣氏兄弟发来的急报,内容表明已经收到汇款,但同时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入股的合同款项交割单由谁转交?是用邮局寄往北京,还是另有安排?
载沣陷入了沉思。
他深知这转账单的重要性,关系到此次入股事宜的最终完善。
若让郑孝胥代为转交,可郑孝胥回北京的归期尚未确定,万一他回来晚了,这转账单的交付就会耽搁。
而载沣对现目前民国的邮政系统也有所了解,通过急邮方式,只需两日便能到达北京,并且在这一时期,邮政系统虽历经变革,但对于紧急重要文件,还是有一定安全保障的。
载沣反复权衡利弊,最终在心中做出了决定。
他觉得还是让荣氏兄弟通过邮政将转账单寄往北京更为稳妥。
主意已定,载沣连忙吩咐管家:“你去西单电报局拍一封电报回去,就告知荣氏兄弟,让他们通过邮政寄往北京即可。”
管家恭敬地应了一声“是”,转身快步离开书房,朝着西单电报局赶去。
载沣看着管家离去的背影,轻轻舒了口气,重新拿起那两封电报,眼中满是思索。
此时,书房的氛围又恢复了平静,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声,仿佛在为这忙碌的一天增添一丝别样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