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拜访总统3(第3页)


 袁世凯抬手虚引,金丝眼镜后的眸光似笑非笑,“不知王爷此番前来,是想叙旧,还是......另有指教?”


 袁世凯踱步至窗边,指尖无意识摩挲着窗户上浮雕。


 袁世凯突然转身,嘴角勾起一抹似嘲非嘲的弧度:“听闻王爷卸甲后,整日在醇王府摆弄花草,连西洋来的玫瑰都能养得比拳头还大。”


 “倒是把当年在军机处的雷霆手段,都换成了侍弄花花草草的闲情逸致?”


 袁世凯缓步逼近醇亲王载沣。“今日突然肯踏出王府,”声音陡然压低,裹着河南乡音的尾调拖得绵长,“莫不是这些花花草草,终究解不了王爷的愁?”


 袁世凯抬手虚引,径直往侧厅走去:“站着说话到底生分,王爷请。”话音未落,已率先迈出步子。


 侧厅内檀木八仙桌已备好明式圈椅,袁世凯伸手按住椅背,示意载沣上座,自己则在对面落座,动作行云流水却暗含不容拒绝的气势。


 两名卫兵托着描金漆盘疾步而入,青瓷茶盏搁在桌上时轻响未落,袁世凯已端起茶碗,盏盖刮过茶汤的声音悠长:“这是云南新贡的普洱,特意留着待客,王爷尝尝。”


 说罢微抿一口,金丝眼镜后的目光透过氤氲热气,将载沣局促的神色尽数收入眼底。


 袁世凯将茶盏搁回青花盏托,瓷底与釉面相触发出清越的脆响。


 袁世凯指尖摩挲着茶杯,金丝眼镜后的目光似笑非笑:“听说上月王爷轻车简从,一路南下赏玩。苏杭的烟雨、沪上的霓虹,可比北平的胡同热闹多了?”


 “外头风言风语可不少,说王爷这一趟,怕是想瞧瞧这共和天下的‘新气象’?”


 袁世凯身子前倾:“倒是让袁某好奇——江南的民主之风,可吹得王爷舒心?”


 载沣的手指死死攥着茶盏,温热的茶汤在瓷碗里泛起细密涟漪,他强压下喉间的干涩,扯出一抹僵硬的笑意:“确如大总统所言,苏杭的园林精巧别致,沪上的洋行鳞次栉比。”


 马褂下的脊背早已渗出冷汗,黏腻的布料紧贴后背,“尤其是十里洋场的霓虹彻夜不熄,有轨电车穿梭如织,倒真让人……大开眼界。”


 载沣抬眼望向袁世凯镜片后的冷光,喉结艰难地滚动了一下,继续说着。


 “茶馆里人人谈论实业救国、民主共和,学生们街头演讲慷慨激昂,这般朝气蓬勃的景象,确是北京少见的。”


 载沣的指节因用力攥紧茶盏而泛白。


 “沪上的酒店当真……与众不同。”马褂下摆随着微微发颤的双腿轻晃,金线蟒纹在光影里扭曲成诡异的形状。


 “大理石砌成的旋转楼梯直通天穹,水晶吊灯亮起时,恍若置身星海。”


 载沣下意识回想起在上海酒店经历。


 “那些酒会舞会,男男女女搂着腰在大厅中央旋转,西洋留声机里放着靡靡之音,袒胸露背的舞裙掠过地板,香槟塔堆得比人还高……”


 话音戛然而止,载沣猛地意识到自己说得太多,慌忙低头抿茶,却呛得剧烈咳嗽起来,茶盏磕在盏托上发出一连串急促的脆响,惊得檐角风铃都跟着乱颤。


 袁世凯靠在圈椅上,发出一声意味深长的轻笑,金丝眼镜后的目光似刀般打量着载沣。


 他缓缓转动着手中的茶盏,瓷与瓷相碰发出清脆声响,打破了片刻的寂静。


 “如此甚好,甚好啊!”他拖长语调,嘴角勾起一抹似有若无的笑意。


 “王爷既有闲情逸致领略江南风光,又何必困守醇王府,整日与花草相伴?”


 袁世凯起身,军靴踏在地面发出沉重的声响,缓步走到载沣身旁,伸手拍了拍对方的肩膀,力道看似亲昵,却带着不容抗拒的压迫感。


 “如今这世道变了,共和的浪潮浩浩荡荡,”袁世凯俯身靠近,声音低沉而有力,“王爷这样的人物,若是只躲在家里摆弄花草,岂不是浪费了一身本事?外面的天地广阔得很,可别辜负了这大好时光。”


 载沣僵直的脊背终于微微松懈,却在靠上椅背的刹那又绷紧。


 载沣望着袁世凯的身影,喉间发出一声混着自嘲的叹息:“袁大总统说得是。”


 “从前困在王府高墙里,只当天下还是老样子,如今走出去才晓得这民国的锦绣繁华,当真如长江奔涌,浩浩汤汤。”


 载沣忽然放下茶盏,带着小心翼翼的说道:“载沣如今不过一介布衣,能见识这番盛景,也算不虚此生。”


 载沣喉头滚动,忽然压低声音道:“不瞒大总统,此番南下,结识了几位沪上的银行家、实业家。他们谈起股份制、期货交易,还有那纺纱厂、面粉厂的经营之道……”他顿了顿,马褂下的双腿不自觉收紧,“载沣虽愚钝,却也瞧出其中门道——这实业兴国,或许真是条利国利民的路子。”


 载沣猛地抬头,目光撞上袁世凯镜片后的冷芒:“本王见此盛况,私下里生了投资实业的念头,不知大总统能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