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拜访上海都督。(第3页)


 载沣微微颔首,脸上浮现出一抹恰到好处的微笑,神色温和,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陈都督所言,与我此前从报纸上了解以及派人各地探查的消息竟基本一致。早就听闻上海在陈都督的治理下日新月异,如今看来,果然名不虚传。”他顿了顿,目光透过窗户,望向远方,像是在遥想上海的繁华盛景,“如此经济发达之地,本王初来乍到,实在是孤陋寡闻。待得空闲,定要抽时间好好逛一逛,亲身去感受这大上海的风土民情,也不枉来此一趟。”说着,他又端起茶杯,轻抿一口,动作优雅舒缓,举手投足间依旧保留着身为摄政王时的气度,只是那眼神中,隐隐多了几分对这座城市的好奇与探究,让人难以捉摸他内心真正的想法 。


 载沣放下茶杯,神色间收起了几分客套的笑意,变得认真而恳切,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与期待:“陈都督,实不相瞒,我此番来上海,是想在这商业繁华之地谋求出路。旧朝已去,我也想顺应时代,做些对国家、对百姓有益之事。只是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还望陈都督能在各方面给予一定帮助,减少些阻力,日后定当回报。”他直直地看向陈其美,眼中满是诚恳。


 陈其美思索片刻,爽快地点点头:“王爷客气了,既然王爷有此心意,我自当尽力。”载沣闻言,脸上浮现出如释重负的感激之色,起身向陈其美拱手致谢:“如此便多谢陈都督了,大恩不言谢,日后若有需要,陈都督尽管开口。”


 陈其美亲自将载沣送出府门,待载沣的身影消失在街道尽头,他脸上的笑意瞬间褪去,神色冷峻地转身对手下低声吩咐道:“密切关注摄政王载沣,他在上海的一举一动,见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都要第一时间向我汇报,不可有一丝懈怠。”手下领命后迅速退下,陈其美望着空荡荡的街道,眼神中透露出警惕与深思,心中暗自揣测载沣的真实意图,以防有任何变故。


 载沣走出陈其美府邸,暖阳倾洒而下,照在他一袭长袍之上。他微微眯起眼,深吸一口上海街头带着烟火与洋味交织的空气,转身对身后的仆从与侍卫说道:“难得来此,这上海如此繁华,咱们去外滩走走,看看这所谓的金融盛景。”


 一行人沿着街道前行,载沣步伐不疾不徐,目光不断扫过街边林立的店铺、穿梭的行人。街边的吆喝声、汽车的喇叭声、人们的谈笑声,声声入耳,和往昔王府的静谧截然不同,让他不禁心生感慨。


 不多时,便到了外滩。眼前景象让载沣不禁屏住呼吸,只见江面上船只往来如织,桅杆林立。沿岸一幢幢西式建筑拔地而起,气势恢宏,尖顶、雕花尽显精致。汇丰银行那高大的石柱、繁复的浮雕,在日光下散发着威严庄重的气息;花旗银行的建筑风格简洁现代,却又透着一种不容小觑的实力。


 载沣漫步向前,眼神中满是好奇与探究,时而驻足凝视某栋建筑,时而远眺江面上的货轮。身旁的仆从紧紧跟随,侍卫们则警惕地留意着四周。微风拂过,带来黄浦江水的湿气,载沣抬手理了理衣领,低声喃喃:“果真是百闻不如一见。”此刻,他置身于这繁华喧嚣之中,心中对上海这座城市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


 载沣沿着外滩继续前行,繁华的喧嚣声不绝于耳,可他的目光却被几个角落里的景象吸引。在一条狭窄的弄堂口,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妇人正坐在地上,面前摆着一只缺了口的破碗,里面零星散落着几枚铜板。她头发花白,面容憔悴,眼神中满是无助与哀愁,每有行人路过,便虚弱地伸出手,却鲜有人驻足。


 不远处,一群瘦弱的孩童在垃圾堆里翻找着,身上的衣服破旧不堪,补丁摞着补丁,小脸被灰尘和污垢掩盖,只露出一双双渴望的眼睛,在那堆散发着恶臭的垃圾中寻找着能换取温饱的物件。


 再往前走,河边有几个工人模样的男人,疲惫地瘫坐在地上,他们骨瘦如柴,身上的粗布衣服被汗水和污渍浸透,干裂的嘴唇诉说着生活的艰辛。他们低声抱怨着工作的繁重和微薄的薪水,为了一家老小的生计,每日在这繁华都市的阴影里苦苦挣扎。


 看到这些,载沣的眉头紧紧皱起,心中不禁对所谓的共和革命产生了深深的疑问。他暗自思忖,这些平头百姓的生活,和在他大清王朝时又有何区别?依旧是如此贫苦,那这场革命的意义究竟何在? 但很快,他便摇了摇头,试图将这些思绪甩开。如今清朝已然退位,再多的纠结也无济于事,当务之急,还是得为王府和皇上谋划今后的退路 。想到这儿,他深吸一口气,转身带着仆从和侍卫离开了这片让他心情沉重的角落,身影逐渐消失在繁华外滩的人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