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空间不种田勿尤
36.政策(第3页)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便将其统一处理,制成鱼丸。
妇女们忙得热火朝天,也聊得热火朝天。
“婶子,托您打听的事有信了吗?”圆脸妇女一边利落刮鱼鳞,一边面带讨好询问。
“咱家埂子可是您看着长大的,以后要有了孩子也得叫您一声叔奶奶,您可不能不管。”
年长的妇人叹气道:“早前我还能给你介绍几个,现在分田政策一出,难咯。”
一起干活的妇人附和道:“可不是,现在谁家有个女娃不是藏着掖着,哪还舍得嫁出去。”
“要我说啊,这女娃就不该分地。”
“二狗她娘你这话就不对了,啥叫女娃就不该分地,咱不也是女娃吗?”
二狗她娘辩解道:“不是,我的意思是这地我们哪里种得来,还是得男人干。”
有人不忿道:“咋,农忙的时候你不用下地?咱女娃怎么就干不来了。”
相识的人一眼看清二狗娘的心思:“你跟她说啥,她家全是儿子,可不是这么觉得吗?”
分田政策公布至今,基本大部分都知道了其中内容。尤其是妇女也能分田地,算是彻底引发了舆论。
这个世界的妇女们还没怎么受糟粕思想的迫害,但因生产力原因,也很难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存在。
三从四德虽没有提出,但也已是社会默认的共识。
张青禾想要打破这个规则,就必须让女子有独立的依仗,只有把握了一定的生产资料,才会拥有相应的社会地位。
当然,分田只是第一步。
具体分田数目的话,张青禾他们计算过,每人十亩地,正常年景没有乱收税的情况下,足以满足一个人的生存需求,勤快点的话日子能过得不错。
因此每人计划分十亩地,包括妇女。
不过还是有一定年龄要求的,起码实岁满三岁才能分,因为只有度过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存活率才有一定的保障。
原本还考量到十岁才分的,但这对家庭来说无疑是不小的负担,所以直接放宽到三岁,也能让孩子有更多的物质条件健康成长。
另外,女孩子还需要考虑嫁人之后田地的归属,张青禾的做法是将其与田地绑定。婚后如果娘家和夫家不在一个地方,那娘家这边的地就回收,夫家那边重新划十亩地。若是不幸和离,也是这样处理。
有十亩地在,不管怎样,都不至于走投无路。
田地改造完,是足够这样分的,甚至还有富余,这得感谢本地的地主豪强。
张青禾光是从他们那里就收上来了近十八万亩地,而全县只有近二十万亩地。
也就是说人均拥有土地不足一亩。
当时知道情况,都给张青禾整笑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原本有田地的农人,分到的田地也是人均十亩,不过相应的,自有土地每亩可免税一年。
张青禾都分地了,自不会再给钱补贴,这条件已经很优厚了。
至于军功授田,现在谈军功还言之尚早,不过也确实得早做准备。张青禾打算开发一片合适的地方,不分地,而是安排集体化生产,按军功对应分成。
同时作为移民中转站,将未来剩余人口吸收,再向外拓展安置。
土地是有限的,容纳的人口自然也是有限的,这些方面,也需要早做准备。
至于有想要追求更好的生活,不满足于分到的田地,也可以自行开荒,都有对应的规章制度。
后续如果有疏漏的话,张青禾也会让人增改,基本政策不变的前提下,一些细节上的调整并不影响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