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第3页)

 好像她父亲也因此晋升了。 

 “姜姑娘好才学,在下佩服。”这时,人群中传来了一道温润的声音。 

 唐卿卿和永安公主抬眸看过去,说话的是郭家次子郭晋安。 

 京城中有名的才子。 

 姜璐璐谦虚的笑笑:“郭公子谬赞,愧不敢当。” 

 心里却十分得意。 

 这可是华夏上下五千年的智慧结晶。 

 那些大诗人,大词人的呕心沥血之作。 

 岂是你们能比的。 

 唐卿卿的这个位置,正好能完整的看到姜璐璐写的那首词作。 

 确实辞藻华丽,立意高深。 

 只是和之前永安公主抄写给的那首《青玉案·元夕》的风格完全不同。 

 “姜姑娘,可否再以此梅写一首词作,让我们学习学习。”郭晋安指着一旁的一束红梅,说道。 

 “那我就献丑了。”姜璐璐点点头。 

 甚至都没有思索,提笔就来,一蹴而就。 

 不是一首。 

 而是好几首。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姜璐璐信手拈来,足足写了七八首这才搁下笔。 

 犹自谦虚的笑道:“只能这么多。” 

 周围的人,全都惊着了。 

 之前在观灯宴上,还有刚才,好歹还是一首一首的写。 

 可现在,你一下子写出八首来是什么意思? 

 而且每一首都让人十分惊艳。 

 郭晋安的一双眸子都亮了起来:“姜姑娘高才,郭某佩服。” 

 唐卿卿也忍不住微微点头。 

 这位姜姑娘,确实厉害,不但才思敏捷,而且腹有诗书。 

 当得起京城第一才女。 

 只是以前,为什么不显山露水呢? 

 人群中的唐晓晓,却不由的攥紧了手指。 

 怎么又是这个姜璐璐? 

 上次在观灯宴会上,就是她抢了自己的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