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第2页)
令仪这桩事,崔珺已经知晓了。怕他也不觉得是令仪一人所为,而是我这个毒妇在幕后指使要害死他的亲娘!加之我因为令仪要被送回阙州一时彻底同其撕破了脸,夫妻情分再也回不到从前,这不更方便了老夫人日后下手?
嫂嫂,你信不信,只要老夫人日后再出点儿什么事,崔家人都会算到我的头上。到时候,他们会拿着所谓我的“罪证”,去跟哥哥讨要所谓的说法!”
有孕那件事,到底面上不光彩,且张氏到现在也没办法完全说清,所以便瞒了下来。
张夫人在一旁听着,也是觉得心惊肉跳。
她对此事的全部了解,都来自于张氏的言语。
而张氏言语中的倾向性也自然而然带着她的思路跑偏了。
偏偏张氏这一番思量还十分严丝合缝,张夫人听了也觉得颇有道理。
只是……
“那你下一步预备如何做?还有令仪,她这身子,议婚怕是会有些艰难。你哥哥如今还在任上,这几年内怕是回不到神都,好在我和静婉如今还在这儿,静婉的婚事也快定下来了,到时候你哥哥怎么也要回神都述职一趟,也能给你撑撑腰。”
张夫人和女儿回神都,本就是上层周旋斗争后的结果。
所以,张家小姐的婚事,定的自然也是神都内的名门望族。
正是吏部尚书吴大人的幼子,两家之前已经互相通过气儿,花朝宴上两个孩子也都互相见了面,这几日已经在筹备下聘一事了。
张静婉的年龄本就比崔令仪大上两岁,在神都内其实已经属于晚嫁的了。
张家夫妇疼爱女儿,多留了几年,本想着在身边为其找门婚事,也不求多大富大贵,只求是个上进能疼人的,日后嫁了人也可让女儿时常回家瞧瞧。
没想到最后却也只能把婚事定在了神都。
这礼部尚书之子也已经是他们精挑细选过的了。
一表人才、人品贵重,难得的是自己也有官职在身,并不是那等庸庸碌碌之辈,家中虽没有勋爵在身,但也是清贵人家。
张氏在给崔令仪相看婚事的时候也曾将此人列到过名单上,只是后来听闻母家兄嫂定了此人,才有些遗憾地将其删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