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远方的注视(第2页)

 “这个保护时效因人而异,有的人可能打一针能顶小半年,有的人或许就只有不到一个月,更详细的临床数据还需要……”

 顾克刚又安静的听了一会儿,方才抬手打断道:

 “我听明白了,钱院士,那副作用呢?”

 “哈哈哈——”

 听到将军的这个问题,钱书同莫名地笑了两声,然后颇有些恶趣味地道:“顾司令,你有儿子或者女儿吗?”

 “有,两个,老大已经成家了,老二还在读研究生。”

 虽然不知道对方为什么突然这么问,但顾克刚还是如实回答道:“只是他们都在燕京,不在这儿。”

 “那你就不用担心这个药的副作用了。”

 钱书同话没说透,但顾克刚还是一下就听明白了对方的潜台词。

 ——这药伤肾伤肝,容易导致男性不举。

 “……那也比变成怪物好。”

 将军摇了摇头,压根没把这所谓的副作用放在眼里。

 几个月的时间,顾克刚已经见到过太多人因为不幸被丧尸抓伤和咬伤,为了不变异成那种丧失理智的恐怖怪物,而不得不吞枪自杀的惨景。

 和一个大活人的性命比起来,区区的一点肝肾负担,算个屁。

 “生产难度高么?原料好获取么?”

 顾克刚思考了一会儿,又问起了两个关键问题。

 “很容易。”

 钱书同对此回答得敞亮,并不打算隐瞒什么:

 “主要原料都是些常见药物,再加上感染者身上的某些特定提取物……”

 “只是制取工艺稍微麻烦了点,没有实验室级的反应釜和离心机的话不太好搞……”

 然后,不待将军继续追问,这位院士就主动说出了对方最想知道的答案:

 “不过总体上讲,只要有设备,这药还是好做的。”

 “即便咱们基地里没有专业的药品生产线,但就算是只靠实验室方法来进行制取,我也能保证这种抑制剂的月产量不会低于两千个注射单位。”

 和之前的银骨素论文一样,这次这个病毒抑制剂的配方和制取工艺,以及相应的论文叙作,也是在两天前的一个下午,突然出现在钱书同这位中央科研院的院士的私人电子邮箱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