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大战虎牢关

虎牢关,大乾重镇,也是京都玉山城的门户,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如今赵王李文忠统帅十万大军在此与赤眉军对峙,时间已经超过一个月之久。

 

赤眉军自从在西北起兵之后,宛如星星之火,迅速点燃了大乾王朝民众们的反抗之心,短短时间内已成星火燎原之势。

 

李信麾下的起义军急剧膨胀起来,短短时间已经超过三十万人。

 

在占领了西北大部地区之后,李信留下部分起义军守卫根据地,自已则带领二十万大军开始北伐,一路朝着京都玉山城进军。

 

由于沿途各家藩镇各怀鬼胎,出于保存实力的原因不愿意和起义军血战到底,于是这些藩镇或者被起义军击溃,或者避而不战,结果李信一路势如破竹,连战连捷,不长时间就连破而是余城。

 

李信不仅连破关隘,而且沿途不停吸收百姓参军,等赤眉军到达虎牢关下的时候人数已经超过了三十万人。

 

李文忠不仅是朝廷的赵王,也是一员沙场宿将,临危受命在虎牢关拦住了赤眉军的去路。

 

虽然赤眉军超过三十万人,但是因为大多由农夫组成,除了少数精锐之外的战斗力并不强,因此李文忠其实并没有把这些起义军放在眼里。

 

不过交手数次之后,对于帐下这些由各地藩镇援军组成的平叛大军的战斗力,李文忠的评价实在是一言难尽。

 

大军中除了自已亲自从京师带来的两万羽林军之外,其他队伍相互戒备、矛盾重重,很多时候对自已这个最高统帅的军令都阳奉阴违。

 

军令不通之下,大军的战斗力可想而知。

 

因此朝廷大军直到如今也拿对面的赤眉军没有办法,反而在交手中多次落入下风,李文忠不得不采取坚守策略,轻易不出城交战。

 

然而随着如今形势巨变,李文忠再想拖延时间,靠着坚壁清野消耗起义军粮草的办法应对已经不再现实。

 

就在昨天,李文忠收到了从京师发来的第三道旨意。

 

皇帝李罡在圣旨中再次斥责李文忠作战不利,一直没有击败赤眉军,严令他在三日内出战,务必消灭起义军,马上回援京师,准备迎战长驱直入的草原铁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