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五章 先入为主

赵文桌这人,算得上是一名武术天才。

但天才也不是凭空降生的。

就像姚鸣也不是凭空长出两米二几的个头。

他爹快两米一,他妈近一米九。

这么配,出来他这个个头的,就非常合理。

赵文桌也差不多。

他爸是武术教练,在东北武行中小有名气。

他妈是田径运动员,而且是运动健将级的,再往上就是国际级运动健将,区别是国内和国外参赛和拿奖。

就这么配,出来他这种天赋型人材,也很合理。

但他们家算上他一共三个儿子,也只出了他这么一个练武的。

他爹从小就察觉出他骨骼惊奇,8岁便送他去拜师学艺。

身体底子异于常人,再加上武术和运动行两门的培养经验都用他身上了。

这位年轻时强到什么程度。

他师傅张老师,把帝都体育大学的保送名额给了他,让自己亲闺女去参加考试录取。

所以在武术方面,这位极其自信。

其实大部分出名的武行演员,能练出来,都有家传。

吴惊就是武术世家。

张晋他爸也是体育教练和业余武术爱好者。

辰龙大哥家里不是武术世家。

但他老爸是军统特务出身,身手比一般武行还厉害。

他妈早年在旧魔都倒卖烟土……就是大烟那个烟土。

所以说,龙叔家那小子最后败在这事上,也算是冥冥之中报应循环。

总体来说,这些位都不是一般人。

他们都是天才,但只有李连界,是个奇才!

家里不光没有练武的,搞体育的,还是最普通工人家庭出身。

他爸是技工,他妈是公交售票员。

能凭这个家底,练成华夏功夫皇帝,那真是中了基因彩票。

远比上边这些位要艰辛的多。

“卓哥,怎么练啊?”见赵文桌找上门,张远放下因为刚花了一百多万而肉疼的心。

倒不是钱的事。

主要觉得买包花那么多钱不值。

“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闲棍槊棒,鞭锏锤抓。”

“带尖的,带刺的,带棱的,带刃的。”

张远平时薅的相声底子此刻爆发,根本停不下来。

“你都会?”卓哥瞪大了眼睛。

“会说……”

“呵呵呵。”吴惊蹲在一旁的树下看向俩人。

“你笑什么?”张远转过头去。

“电影准备了吗?”

嗖!

张远一提这事,吴惊一溜烟的就跑了,速度那叫一个快,兔子都是他孙子。

其实卓哥就是他挑唆的。

自从上次张远说了他一回后,这货至今对武英级这仨字耿耿于怀。

所以绕了一圈后,吴惊便翻过一道围墙,爬上了附近的一棵树看戏。

赵文桌上回见到张远打沙袋后被吓了一跳。

回去后越想越气。

气的是他自己。

“我怎么还跑了呢?”

他在武行中,从小就是天之骄子,从来没输过不说,到哪儿,哪位师傅一瞧他打拳,都直挑大拇哥。

多少位名师都想抢着收他。

也正是这种近乎完美的经历,造就了如今的性格。

是有点偏傲的。

经过一通玩命补,玩命练后。

他也试了试全力打沙袋。

然后……就确定,张远是天生神力了!

他打沙袋,也能动,也能晃悠,但在全盛状态下,幅度只有张远的2/3。

就这还是特意用了发力技巧的。

这一试,给他试郁闷了。

琢磨了半天,一拍巴掌。

“对啊!”

“力量是天赋,可我经验足啊!”

“不比力气不就好了。”

于是,卓哥一抖身后的红布包,两柄练功用的长剑便出现在了他的手中。

“拍戏用得上剑,咱们就连剑吧。”

无论是华夏剑,还是西洋剑。

剑这个东西,相对刀斧,都是更偏技巧性一些的。

剑是三分力,七分技。

刀是七分力,三分技。

这不是绝对,只是相对。

所以实战中,刀更常见。

因为只要力量够大,没有技巧也能将大刀舞出六分威力来。

卓哥这楞汉子,难得鸡贼了一回。

“好啊,我也许久没有与人练剑了。”

张远接过一柄。

在手里掂了掂。

好东西!

重量分布非常平衡,且握感极佳。

行家的家伙什就是不一样。

“卓哥,点到为止。”

“点到为止。”

叮当!

两人刚说完,便响起了金属碰撞之声。

“京,看什么呢?”

他俩正练着呢,片子的武指董伟见吴惊在树上探头探脑的,便问到。